这笔触非常简短。
随着岁月的积累,教练们几乎本能地能够迅速识别出那些难以被“指导”的运动员。
一项最新研究将“可指导性”(coachability)定义为一组核心能力,其中包括自我意识、承诺、学习能力、人际关系管理以及对反馈的实施。此外,该研究强调,这些技能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可以通过教育(尤其是创业教育,其涉及创造力、批判思维等)以及体验式学习方法在时间的积累中加以培养(Somià, Lechner & Pittaway, 2024)。
更重要的是,该研究进一步确认了“可指导性”是一种动态的能力,可以通过学习、改进和适当的实践得到巩固。因此,原则上,没有人会在这条道路上彻底“迷失”,因为希望永远存在!
理解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后,我们很容易在周围环境中识别出那些在体育训练、教育或任何其他个人和职业发展领域中缺乏可指导性的人。
关键问题在于:作为父母、教育者和教练,我们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这些特质?除了体育表现之外,这些能力还是塑造更具包容性、开放性和抗压能力的青年的核心支柱。
在这方面,体育运动——特别是Canoe Slalom(皮划艇回旋),因其固有的高度挫折感——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情境,让年轻人能够增强这些关键品质。通过训练和比赛,他们可以成长为开放、敬业、深思熟虑且善于接纳他人的个体,成为我们都希望与之共处的人。
作为教练,我们的责任是建立一种工作文化,使批评能够被积极接纳,反馈可以顺畅传递,并且消除对新事物的恐惧(同时避免陷入对新颖性的盲目追求)。营造这样的环境不仅有助于提升运动水平和竞技表现,还能培养运动员以开放和适应性的心态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。